文昌帝君亦稱「梓潼帝君」或「梓潼君」。古云:「孔子但把教育揚,魁星拈筆點雙魁,文昌留眼送祿來」。以前國家把文昌帝君列入重要祀典,凡讀書人必奉祀文昌帝君,科舉時代,士子多以求魁、祈祿為重,所以其奉祀遠超過不講祈福、求祿的孔子。
梓潼帝君,姓張名亞子,晉朝四川人,初居越雋(今四川省會理縣),後遷同省保寧府梓潼縣,曾在朝為官,後因參加戰役而殉國。由於生前崇信儒教,把道德教義推廣於蜀國,死後眾慕其德,就在梓潼縣七曲山建立祠廟奉祀。道家謂梓潼掌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是故元代加號為帝君,而天下學校,因有祠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