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基四聖母
最新消息 本宮簡介 聖母賜財福專區 活動記實 神蹟記錄 中華玉勅奉天宮天上聖母慈善功德會

 

  天上聖母媽祖,信眾們尊稱為四媽。原為宋仁宗時浙江沿海人氏,本姓為林,名諱四娘。

  浙江寧波沿海,有普陀山(為佛教聖山,有「南海觀音大士道場」之稱),距離大陸沿岸僅一水之遙,傳為天界蓮花所顯化。四娘出生在與普陀山隔海相望的普陀庄。此庄為一個傳統農村,當時已中落,人口並不多。四娘的父親為林卿,母親馬氏,是樸實莊稼人。在四娘當時,普陀山距離沿岸陸地僅約三里遠,可划竹筏到達。之後,普陀山因地震而移入海中,從此與大陸沿岸分開較遠。

  四娘在家中,上有一位長兄名林夏至,及兩位姊姊。四娘排行第四,也是最末。四娘七歲時,曾赴鄰近寺廟,就學於高僧,開始識字,並閱讀佛經。十三歲,即有因緣,開了大智慧。四娘於鄉里,以慈善聞名,終身未嫁,陽壽至三十八歲。隨後,受觀世音菩薩渡化,留普陀山紫竹林內修鍊,達數十年。而後,方加入媽祖陣容,再來救世、渡眾生。

  宋朝初年,天上聖母「老大媽」(林默娘)最早於福建莆田縣湄洲嶼顯化。其後,另有大媽、二媽、三媽、四媽、五媽等,一位位在不同朝代、不同地點來世顯化,皆由觀世音菩薩分靈、一直延續而來,直到清朝。眾神聖們皆在修持有成之後,即排入媽祖陣容內,來幫助救濟萬民。

元、明兩朝,眾位媽祖多分散在我中土沿海一帶。例如,二媽及三媽,負責福建湄洲沿海,四媽負責浙江沿海等。每一位媽祖,皆分配到一個區域,是分開在各地來救助百姓,保護著所有漁民們的安危。四媽當時的聖蹟,因漁民識字無多,未見錄於文字,但從前百姓常喻之為「海神」庇祐,今浙江仍有口傳下來。

  清朝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彰化設縣,逐漸成為移民在中台灣之開墾重心。彰化最早創建的媽祖廟南瑤宮(早年叫南門口媽,建於乾隆三年,西元1739年),亦成了信眾們的重鎮。天上聖母四媽來台早期,即住在彰化南瑤宮的祖家。

  當時的本庄,「下哩仔庄」(又稱「下廍仔」),早年叫做「半路店仔尾」(在目前大肚溪新橋附近)。早期中部航運頗盛,溪很深、水亦充沛,可行帆船。當時,船隻由大肚溪的出海口,行溯大里溪,可一直行到「頭角」之處。船並可在半途小歇,本庄弟子勤樸,自願在此提供茶水,給行船人休息止渴,故本庄被稱為「半路店仔尾」。而後,因自然地形變化,本庄才由「半路店仔尾」,一直移至現今東園村此地。

   清同治初年,當時的「半路店仔尾」,有林泉等三兄弟,常至南瑤宮奉祀媽祖,又自宮中請回了天上聖母四媽的金尊至家中供奉。四媽因此先作了林氏家神,後又在庄中多顯聖威,始成為庄人 共同信奉的守護神。

由當時開始,直到民國七十九年(西元1990年)創建輪調到台中大甲鎮瀾宮正爐主媽為止,台中大甲鎮瀾宮正爐主媽的金尊皆由庄中眾弟子輪流奉請去新港進香代天巡守藉由進香以解決弟子家中的各種問題,甚為靈驗。

  民國八十五年奉玉旨輪調到日本淺草觀音寺繼續渡眾生【日本名字叫阿欺扣】,基隆玉勅奉天宮開基天上四聖母,由來就是這樣。